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。德國和香港企業于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南京成立倉儲設備公司,主要生產倉庫貨架,投資者逐漸看到貨架工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。此后,瑞士企業紛紛在上海成立貨架公司,并在中國發展了貨架的生產技術。隨著我國地方貨架生產技術的逐步完善,為了節約成本,越來越多的國外企業選擇在中國購買國產貨架、貨架。
貨架工業在中國的出現得益于以下條件:
第一,引進技術后,外商紛紛引進貨架技術,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繼續吸引外資到中國建廠,增加資本擴大產能,導致對貨架的需求不斷增長。第一批貨架企業培訓了一批當地貨架技術人員和貨架銷售人員。
第二,行業的需求。中國加入WTO后,各種行業都應與國際接軌。例如,國家規定制藥行業要進行GMP認證,即要規范倉庫管理,必須使用貨架、托盤等倉庫配套設施,以保證健康、安全、提高效率。在不同程度上,各種行業都認識到企業的第三利潤來源--物流。
第三,技術的推廣,各種行業需要硬件設施的配合,實施信息化。自動化倉庫的興起是倉儲管理軟件與貨架、托盤、叉車等物流設備的綜合應用。